生物濾池是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處理惡臭氣體的主要設備,工藝填料的種類是影響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。通過堆肥發酵作為生物濾池的除臭填料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資源回收。
用合成甲苯、甲硫醇、氨氣、硫化氫4種惡臭氣體,經柱式試驗,經7d二次發酵,采用20d、成品肥作為填料,將3種腐熟期垃圾發酵物作為生物濾料,脫臭前后,研究成品肥填料的微生物群落演替過程,并考察了其理化性質的變化。
結果表明,不同填料對氨、H2S、甲苯、甲硫醇的平均去除率均在95%以上,成品堆肥對惡臭氣體的去除速率和微生物富集程度比較高。
在成熟階段,具有除臭味功能的菌屬為優勢種的穩定的微生物群落,在成熟期的肥菌群落中有較高的同源系數。通過比較各種填料對惡臭氣體去除率、物理化學性質、微生物群落的變化,得出成品肥對惡臭氣體處理效果比較好,物理化學性質穩定,并且含有除臭功能的微生物,可以作為生活垃圾處理廠除臭填料優選。
該方法具有無害化程度高、減量化效果明顯、處理費用低等優點,因此被廣泛使用。然而,生活垃圾處理廠在堆肥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惡臭氣體,嚴重污染工廠及周圍的大氣環境,惡臭氣體對人類健康構成極大威脅。
氨、硫化氫、甲硫醇、畜牧、石化、煉油、堆肥等工藝中常見的典型惡臭氣體,他們的處理技術已經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。研究發現,在實際工業生產過程中,甲苯是揮發性有機物的主要有害物質,甲苯對環境有較大危害。
盡管目前對堆肥填料品種選擇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,但針對不同腐度堆肥作填料的研究很少。在生物過濾除臭過程中,填料形態、溫度、濕度等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,會引起生物濾池除臭中微生物種類、數量的變化。